最近我聽到兩個詞,一個叫「復甦型熊市」,一個叫「崩跌型牛市」,型講的是經濟狀態,市代表的是股票資產,2020年是標準的崩跌型牛市,經濟大封鎖,股市卻在人為干預下創了歷史新高,至於2022年,很多人說有可能是復甦型熊市,也就是經濟在復甦,但由於政府資金的緊縮,金融市場將迎來大修正。

的確,過去兩年所有經濟波動的原點,就是疫情。過去一段時間,我們看到聯準會的救市計畫、拜登政府的救助金、資產價格的大幅波動,起因都是疫情,2021上半年Delata病毒四處肆虐,下半年Omicron再度襲擊,2022年,最重要的還是疫情控管。

因為,沒有疫情,就不會有封鎖,沒有封鎖,就不會供應鏈停擺,通膨問題就可以自然瓦解,聯準會也可以安心退場,讓資本市場從資金行情轉向基本面支撐。

本週歐美連假逐漸結束,疫情恐怕會再掀起一波高峰,在美國,即使已經接近8成人口接種過兩劑新冠疫苗,仍無法阻止第四波疫情的爆發,光是在本週初,美國單日確診人數就來到了歷史最高水平,一天有60萬例,高峰預估會在1月底左右,到時每日確診人數約有100萬例。

資料來源:Google
資料來源:Google

不過確診人數增高,不代表醫療體系將崩潰,因為Omicron重症率偏低,只要醫療體系沒有達到崩潰邊緣,政府的封鎖措施就不會太強烈,供應鏈問題也能順暢,通膨仍然能降溫。

實際上,根據這次病毒的發源地南非來觀察,在上週已經明顯見頂,南非是非洲受疫情影響最重的國家,有350萬人感染,9萬人死亡,即便如此,Omicron並沒有造成太多嚴重症狀,住院率遠比Delata低了八成。

如果按照南非的例子回推,很有可能在本月底,歐美各國也會見到Omicron的高峰,疫情流感化已成趨勢,只要不觸碰到醫療負荷警戒線,對經濟影響就有限,加上今年口服藥將大幅推出,疫情對經濟的干擾將淡出。

資料來源:Our world in Data
資料來源:Our world in Data

既然疫情是往好的方向走,那麼2022年投資的重心,就來自於股市的慣性回調上。

2022年經濟肯定是往復甦走,但問題是,目前股票市場上,多數資金都是流入權值股拉抬指數,這些科技權值股基期十分高,即使不需要利空衝擊,同時間的慣性回檔都容易對指數造成傷害。

如果通膨下滑的速度比想像中慢,聯準會就有必要在貨幣政策上更為激進,雙重壓力下,股市回檔的可能性就增高許多。

以標普500指數來看,去年就已經創下多項紀錄,70次歷史新高、沒有任何一個月落入修正、大盤和 11 個類股全年漲幅都超過20%,標普 500 指數從 2018 年至今翻漲一倍,上回三年總投報率超過 100%,要回溯到 2000 年3月的網路泡沫時期。

根據標普500指數漲幅慣性,通常連漲兩年到三年,就會迎來一定程度的自然回調,簡單來說,漲得越久跌的機率就越大,這跟經濟無關,純粹來自股市的自然波動。

資料來源:Bloomberg
資料來源:Bloomberg

我的看法是,2022年經濟狀態肯定比2021年好,但這完全不代表股市一定比2021年好,目前金融資產相對實體經濟明顯產生脫節,乖離拉回也是很自然的現象,而當股市拉回,經濟持續向上的格局,就是中長期建倉的好時機點。

作者:游庭皓

原文網址 :https://reurl.cc/ve1qAj