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Yahoo專欄】脫歐三年 英國經濟更惡化了
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通過,2020年正式退出歐盟,至今已經三年,然而,當年過半民眾歡樂慶祝脫離歐盟,與現在高通膨、經濟疲憊成鮮明對比。
事實上,英國八年前脫歐,雖實現了部分政治訴求,但經濟問題並沒有因為脫歐好轉,反而在歐洲地區的經濟表現中殿後。
以全球通膨觀察,發達國家的通膨多數已見頂,但英國通膨率仍高於平均水準。德國通膨率為9.2%、法國為7%、美國為6.4%,英國卻高達10%。
照理來說,英國有許多能源巨頭,例如殼牌,但能源價格卻始終居高不下,罷工情形也越演越烈,這說明脫歐後,許多貿易壁壘再度產生,對輸入性通膨有顯著拉抬,脫歐在貿易上享有更多自由,在消費品關稅上卻是加倍奉還。
多數研究表明,通膨與就業成蹺蹺板,高通膨雖侵蝕消費,往往也伴隨經濟強勁,然而,英國GDP成長率在發達經濟體中,表現極為差勁,IMF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2.9%,中國5.2%、印度6.1%,美國1.4%、歐元區0.7%、日本1.8%,英國卻預估將衰退0.6%,甚至比俄羅斯成長0.3%還差。
這說明,英國的高通膨,並非需求型通膨,而是供給性通膨,這些通膨又侵蝕民眾購買力,最後讓整體消費緊縮,經濟步入衰退。
同時,英國正面臨一系列罷工潮。從高速公路員工,到機場運輸員工、郵差到鐵路工人、教師、律師、消防員、護士,各行各業都有罷工發生。
對蘇納克政府來說,一旦讓步,讓公務員薪資水平大幅拉升,將會使通膨再度創高,如果不讓步,可能會步上前首相特拉斯的後塵,還沒成功抑制通膨就先被掃下台。
事實上,這種惡劣的經濟環境,大大影響英國國內對脫歐的民意傾向,甚至出現了重新加入歐盟的聲音。
英國金融時報社論認為,重新加入歐盟的想法將在英國成為主流,甚至大膽預估,2026年英國將舉行第一次公投,允許英國政府與歐盟展開談判,第二次公投則是關於重新加入歐盟協議的條款。
英國獨立報的民意調查也顯示,高達五成受訪者認為,三年前的脫歐,導致英國全球地位下降,56%的受訪者認為脫歐導致英國經濟形勢惡化,高達65%的受訪者希望重新進行脫歐公投。
蘇納克政府仍屬於脫歐派的保守黨,保守黨原本以為,脫歐之後能夠魚與熊掌兼得,一方面不受歐盟繁冗規矩的束縛,更方便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簽訂自貿協定,擴大英國的商機,另一方面又能因鄰近歐洲,能夠延續與歐盟的經貿互動。
然而脫歐後,英國雖然與歐盟簽署了貿易協定,但雙方是有關稅協定和關稅邊界的,這對後續的高通膨埋下導火線。同時,新的貿易壁壘破壞了英歐間的經濟聯繫,歐盟並未給英國最看重的金融業開綠燈,讓倫敦作為歐洲金融中心地位高速滑落。
僅僅三年,脫歐後的經濟惡化,令許多英國普通家庭變得更加貧困,從政治上看,脫歐使英國政治極化、社會分裂。2016年至今,不到八年時間,英國居然經歷了5任首相。最新上任的蘇納克,執政剛過百日,支持率已經從前年的52%跌至目前的27%,不支持率則從20%升至46%。
所有訊息都指出,英國正面臨一系列經濟民生問題,包括通膨失控、全民罷工、經濟停滯、經貿中斷,即便英國能夠集中民意,在未來工黨上台後重新接洽入歐,但歐盟現在正為俄烏衝突而焦頭爛額,雙方都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投入談判中,英國正為八年前的公投付出代價。